IM体育2022年,安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22,同比上升1.4%;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分别为91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31微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1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一氧化碳下降16.7%,二氧化氮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上升2.2%、细颗粒物((PM_2.5)上升6.1%、二氧化硫上升11.1%、臭氧上升1.1%;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1天,同比增加1天;重污染天气12天,同比减少8天;酸雨发生率为0。
地表水 2022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26个国、省、市控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7个,占65.4%;Ⅳ类断面6个,占23.1%;Ⅴ类断面3个,占11.5%;无劣Ⅴ类断面。
流经全市11条河流中,露水河、淅河、淇河、安阳河、粉红江5条河流水质状况为优,卫河、茶店河2条河流水质状况为良,金堤河、汤河、洪河3条河流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硝河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
集中式饮用水源 2022年,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为良好,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2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土壤安全利用进一步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实现有效保障。
城市声环境质量 2022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为67.5%,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5.2分贝,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建成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3.6分贝,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
全市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280家,其中涉源单位21家,在用放射源165枚(其中Ⅰ类源2枚、Ⅱ类源1枚、Ⅲ类源2枚、Ⅳ类源50枚、Ⅴ类源110枚);使用射线家,在用射线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未发生辐射事故。安阳市电离辐射月均值在 98.81纳戈瑞/小时~92.09纳戈瑞/小时之间,年均值 94.48纳戈瑞/小时,在天然辐射本底范围内,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气候变化 2022年,全市平均气温14.8℃,较常年偏高0.6℃;全市平均降水量575.7毫米,较常年偏少1.3%,较上年偏少59.3%;年平均风速2.3m/S,较上年偏少0.1m/S,大气水平扩散条件总体较上年偏差;年降水日数、降水量与上年相比明显偏少,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冲刷、稀释作用偏小。2022年,全市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与上年相比偏差。
农业农村生态 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为52.2%IM体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为54.73%。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农药实际用量1223.63吨,比上年减少0.71%。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1%。
林业生态及生物多样性 2022年,全市林木覆盖率为25.7%。分布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98种,其中两栖类5种,爬行类12种,鸟类251种,兽类3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全市已知的高等植物2000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已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总面积0.8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17%。省级以上森林公园8个,面积1.6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0.25万公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面积1.33万公顷。全市湿地总面积1.03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1.39%。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单位5处,规划总面积0.33万公顷。
土地矿山治理 2022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0公顷,矿山修复治理面积89.6公顷。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3家18台(套)落后低效产能;3个化工行业产业园区完成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滑县半坡店镇仿古家具产业集群完成综合提升整治。二是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12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节能降碳改造;禁煤区内洁净型煤生产企业全部关停到位;新增地热供暖能力建设项目4个52.2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5个项目24.49公里;持续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0.1万千瓦;全市124.2万户居民享受清洁取暖补贴资金,排查整治散煤问题4480个,全市平原地区实现“散煤清零”。三是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万庄公铁物流园铁路线建成通车,滑县铁路专用线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制订2022年商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实施方案及安阳市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实施计划,城市建成区运营公交车辆实现全部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2022年,市区更新纯电动巡游出租车463辆,累计更新1319辆,新增网约出租车144辆,全部为纯电动车;新增纯电动市政环卫车、商砼车、重载货车等512台,推广氢燃料电池货车90台。四是持续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实施绩效分级提升培育企业89家;完成工业企业废气无组织治理39家,2家企业完成低效治理设施提升改造,4家企业完成恶臭污染综合治理项目;4家水泥熟料、12家钢铁企业完成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实施钢铁煤气回收、烧结烟气循环等治理项目169项。五是持续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源头替代企业99家,完成低VOCs产品质量抽检17批次,抽测14家企业;5家焦化企业配备红外热成像检测仪,专人负责每天开展无组织排放VOCs扫描巡检;20家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修复泄漏点157处;20家企业完成车间负压和工艺过程密闭化改造,562家企业更新替换活性炭;倡导油库、加油站开展夏季错峰装卸油作业,引导群众夜间加油;开展成品油市场整顿行动,取缔黑加油窝点17个,查扣流动黑加油车13辆,罚没非法油品99.3吨。六是持续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对主要路段开展积尘负荷走航监测,安装道路雾森抑尘系统52套,新增中小型电动机扫车235台,定人定车分包路段实施精细化保洁,消除死角盲区;完成14个露天矿山综合整治项目;禁烧秸秆杂草垃圾实现常态化;完成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印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通告》《安阳市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倡议书》,全域全时段禁止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全市5237家餐饮服务单位规范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烟在线家。七是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规范665家企业门禁管理;完成72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全覆盖检查;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登记1682台,监督性抽测2891台,查处违法违规使用问题723台次;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执法检查66910辆,查处不达标货车152辆;开展重型货车源头治理攻坚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72起。八是严格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每日研判分析,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对全市3825家涉气企业按照A、B、C、D绩效分级,在重污染天气依法实施差异化管控,杜绝“一刀切”。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建立月排名、月研判、季通报、年考核、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年度水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022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一。二是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完成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全市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综合评分为满分;完成110个市级、县级、千吨万人及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勘界矢量备案工作;对地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排查整治,保障饮水安全;组织开展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回头看”,编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安阳段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三是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住建、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对市区城市黑臭水体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后水体基本达到“长治久清”。四是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治理攻坚。制订《安阳市黄河流域涉水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15家重点涉水排污单位全部达到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五是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林州红旗渠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美丽河湖特别案例,林州淇淅河、汤阴县汤河水库、龙安区“两库一泉”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优秀案例,创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IM体育。六是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制订印发《安阳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卫健部门联合开展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4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完成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工作;完成20个省、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展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排查整治;制订《安阳河集中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安阳河沿线排污口、雨污管网、面源污染大排查大整治,安阳河冯宿桥国控断面水质提升为Ⅱ类;加强水环境风险防控,开展枯水期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整治、汛期风险源排查整治和疫情防控水环境监管,保障全市水环境安全。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控源头、防新增、重监管、保安全,土壤环境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耕地分类管理不断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对106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落实4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措施,推进污染地块依法开展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加强7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
强化噪声污染监管 完成安阳市声功能区划调整,对全市噪声超标功能区点位进行排查整改。及时受理办结环境噪声投诉2691件,办结率100%。加强中考、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高考中考期间严格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通告》。
抓好督察任务整改 2022年共承办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70项,已办理完成53项,正在整改17项;交办群众举报件260件,已全部办结。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组织开展安阳市“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对自然保护地内卫星遥感监测新发现的重点问题线索逐一核实并整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全市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滑县)、市级生态村30个。
优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 完成4个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受理、审批行政许可195件、咨询3800余件,推进182个省、市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全市排污许可信息管理平台累计企业底数13720家,其中发证1116家,登记12604家,发证、登记完成率100%。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检查、南水北调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检查、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企业检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企业检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监督帮扶、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散煤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土壤重点监管单位专项执法检查、秋冬季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监督帮扶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推动实施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下达行政处罚决定463起,罚款3700余万元;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案件7件。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共排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1298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5家;开展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168家次;联合相关部门集中无害化销毁伪劣商品5大类56个品种;开展尾矿库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开展4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和24家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转运试点工作;完成固体废物年报申报和固废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报编制;积极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设。2022年,安阳市共安全处置医废9782.95吨,其中涉疫医废6220.20吨,实现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严格辐射审批,2022年完成辐射类环评批复13件,办理辐射安全许可事项90件,确保核技术利用单位纳入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更新完善《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完成276家辐射工作单位2022年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上传工作;完成全市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开展“415”全民教育日核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开展辐射安全武,提升全市辐射监测监管能力;安全送贮2022年废弃放射源,确保送贮率100%;组织、指导辐射工作人员完成辐射安全考核,确保全员持证上岗。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改问题194个;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11次;完成漳河、卫河、淇河“一河一策一图”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编制;与山西省长治市、河北省邯郸市建立跨省界河流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全年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强化环境监测支撑 在保障全市10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23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正常运行基础上,完成27个乡镇空气站2参数升6参数升级改造,开展安阳市辖黄河流域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完成市级180家次污染源监测,完成87个乡镇降尘点位、26个市控地表水断面水质、13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9个重点监控村庄农村环境质量、93个乡镇级及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4个10万亩及以上农田灌区、15个城市黑臭水体、2个农村黑臭水体等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及时有效支撑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完善监控网络建设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累计建设联网环境自动监控设施1119套(废气1025套,废水94套),其中2022年新增环境自动监控设施134套。
办理环境信访和建议提案 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信访投诉举报事项1817件,处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全年未发生环保问题恶性及群体性问题。2022年度,共接收市交办建议7件(其中协办件1件),市政协提案9件(其中协办件2件),全部按期办结,走访满意度100%。
强化环境宣传教育 统筹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社会宣传,利用《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安阳广播电台及《中国环境报》等媒体,全方位展开宣传,累计刊发各类宣传稿件892篇,其中省级以上65篇。利用新闻发布会、“最美环保人物”评选、“共建清洁美丽安阳”短视频大赛、“环保知识我最行”挑战赛、美丽安阳公益海报有奖征集等形式,创新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制作精品歌曲传唱《让中国更美丽》专题片及生态环境形象展示片、污染防治攻坚战曝光片8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轻骑兵宣讲206场。通过安阳环境微信、微博、头条IM体育、抖音、快手等5个政务新媒体平台宣传治污成效,全年共发布环境保护信息4015条,政务新媒体考核居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前列。
资料来源:气候变化内容由市气象局提供;农业农村生态内容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林业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内容由市林业局提供;土地矿山治理内容由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